借“公關”之名斂財上十億元,涉及上市企業數百家……近日,被查的21世紀網及上海潤言等“黑公關”窩案,揭開了A股上市公關費的冰山一角。
  100元認購股票8元多用於公關
  近日,21世紀網及多名財經公關公司負責人因涉嫌新聞敲詐被拘。根據通報,借“廣告費”之名行“保護費”之實,上海潤言、深圳鑫麒麟等公關公司涉嫌非法牟利各數億元。
  在A股上市,公關費本是一項正常支出,上市企業通常會付出廣告宣傳、刊登公告及路演酒會等一系列公關支出,用於吸引投資者認購。僅2006年至今,有1227家企業通過A股上市,還有數百家企業在“排隊”。公關費的行情10年間漲了10多倍。
  1997年,南風化工上市時花了60萬元公關費,占發行費用的0.53%;而募資規模幾乎相同的公司在2000年後,披露的路演公關費動輒四五百萬;到了2010年,有的公司財經公關類費用竟達741.37萬元。“一家企業的財經公關費高達200萬元至500萬元,最高上千萬元。”曾任某公關公司合伙人的證券專欄作家宋清輝說,加上已上市公司的增發、日常公關費,這條“灰色產業鏈”的規模能達每年數十億元。
  業內人士透露,近年大幅增加的多是“不能說”的關係花銷。在國星光電、安科瑞、怡球資源、海倫鋼琴等上市公司近年財報科目中,已被查的上海潤言這一“黑公關”頻頻現身:企業支付的公關費少則一兩百萬元,多則600餘萬元。
  連年上漲的公關費由誰來買單?“當然是股民!”業內人士說。以今年在A股上市的78家公司為例,共融資378億元,各種發行費用總計31.63億元,占募集資金的8.37%——相當於股民每買100元股票,就有8元多用於承銷和公關等各種上市費用,這一比例是2007年時的5倍多。其中,公關費是發行開支的大項。
  “黑公關”如何收人錢財,替人消災
  在2014年上市的新股中,無一家向股民公佈公關費支出用途,多數甚至乾脆未列出數額。檢方初步審計顯示,2009年以來,通過威脅上市企業,上海潤言、深圳鑫麒麟兩家“黑公關”營業總額十餘億元。2013年,爾康製藥被曝拖欠財經公關費600萬元,董事長公開稱因有“見不得光的原因”。
  各種類型的“黑公關”開支是如何“收人錢財、替人消災”的呢?
  ——刪帖。被負面消息拉低股價,是上市公司的大忌,企業往往不惜代價,“刪帖”由此成為“黑公關”的一樁“大買賣”。“潤言財經公關第三方費用說明”宣稱,上市公司每天花3萬元的費用,可在東方財富網獲得“口碑營銷”,即由潤言提供有償發帖及刪帖。“一些負面消息就是公關公司自導自演的,然後通過訛詐企業收取‘刪帖費’。”陝西一家上市公司董秘透露,僅刪帖費一項,該企業一年曾支付上千萬元。
  ——包裝。刻意協助上市公司“誘惑”股民。上海一家財經公關公司的報價單宣稱,可以“搞定”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重慶等地12家主流財經媒體,如果發佈千字左右鼓吹股價或利好性文章,公關收費每篇2萬元。
  ——行賄。近年來,A股頻頻曝出監管機構、公司高管利用公關機構走賬規避監管,行行賄之實。檢察機關2013年曾通報,雲南錫業集團原董事長雷某幫助國信證券投資部經理楊某等,在上市等業務往來中謀取利益,受賄摺合人民幣1500餘萬元。其中,國信證券相關人員默許拿出承銷費的10%列為“公關費用”用於打通各種關節,相當部分再充作賄賂“投桃報李”。
  公關費開支應更加透明規範
 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部分公關費已淪為上市公司向各利益主體的“買路錢”。高額公關費不僅成為眾多中小上市公司的沉重負擔,還危及股市應有的上市及信息公開秩序,損害股民的知情權。
 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費方域指出,公關費嚴重擾亂股市秩序,令珍貴的上市資源錯配。“雖然這種行為追究起來可以入刑,但卻一直缺乏監管。”費方域說。
  公關費的“灰色化”,還暴露出上市過程不夠規範的問題。專家認為,應徹查作為“黑公關”客戶的上市企業的公關費流向,落實信息披露義務,保護股民權益。
  “如果和客戶談的合同標的額是30萬元,但我和媒體談的是20萬元,我就有10萬元的差價。”犯罪嫌疑人、上海潤言公司執行董事陶凱供述。
 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研究所所長趙錫軍建議,應將財經公關公司、財經網絡媒體的相關業務納入證券市場監管範疇,上市公司聘請、解聘公關機構應充分披露,並披露公關費的用途,不能讓有關利益主體把公關費當成“遮黑布”。
  據新華社“新華視點”  (原標題:巨額公關費成了股民買單的“糊塗賬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07atrl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